2020第三届全国高中物理探究实作竞赛-个人初赛报名系统
活动说明
竞赛公文下载区(请各校自行下载公告)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sXzgL_GeHCLn2QptjNdTWnxZQvGu-9PT
联盟学校仅开放由学校统一报名及缴费(请各校下载团报表格)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ZBneaFpzCuGixLMwRY6WcyQ5CCUtYW0G
团报资料请传至:hung.wc0602@msa.hinet.net
2020第三届全国高中物理探究实作竞赛办法
壹、 目的
为实践物理教育推动联盟设立宗旨,有效促使大学与高中间实质交流、整合各校资源以建构分享平台。借由科技部科普活动计划,办理全国高中探究实作竞赛活动,协助高中学子学习探究实作的方法及借以建构学习历程与学术交流的平台,以达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科学、了解探究实作与科学表达方式并鼓励青年学子投入科学研究,以达科普教育普及化的目的。
贰、活动规划
一、指导单位:科技部、教育部国教署、陆军司令部
二、主办单位:中华民国物理教育学会、陆军军官学校
三、合办单位: 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中华民国探究与实作学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联合大学、东海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国立嘉义大学、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立高雄大学、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立屏东大学、国立台东大学、国立宜兰大学、国立东华大学、逢甲大学国际科技与管理学院、物理学科中心、探究实作推动中心
四、协办单位:中华民国物理教育推动联盟学校、台湾物理学会、中等教育阶段自然领域教学研究中心、智荣文教基金会
五、报名方式与报名时间: 2019年10月1起开放报名至2020年2月25日止。
(一)联盟学校:均采学校团体报名及统一缴费。
(二)非联盟学校:均采个人网络报名及个别缴费。
缴费均以划拨方式缴费,报名费请划拨至帐号:中华民国物理教育学会-洪伟清07658752,缴费证明直接上传报名网站,若档案太大可以电子邮件寄至物理教育学会秘书处,e-mail:hung.wc0602@msa.hinet.net
个人报名网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3416c65d819e5c45cb6
五、竞赛时间:
1.初赛:民国109年4月12日(日) (各地区高中办理) 10:00~11:40
2.复赛:民国109年5月24日(日) (各地区大学办理)09:00~17:30
3.决赛:民国109年8月1日(六)至2日(日) (台中科博馆办理) 09:00~17:00
六、缴费标准:
1.初试:联盟会员学校报名费每人300元,非联盟学校报名费每人500元。
2.复赛:报名费每人500元。
3.决赛:报名费每人600元。
参、活动规划
(一) 全国高中物理探究实作竞赛-初赛
1.参加对象为全国高中职学校学生或华语国家高中学生,各校报名人数达50员,得于各校申请设立初赛考场,以减少各校行政负担及参赛同学交通的负荷为原则,未达50员者将由主办单位安排至邻近考场学校参加初试。
2.各校有申请设置初赛考场者,以考生名额计每名得补助100元,作为各协办学校的场地及监试人员经费。
3.第一阶段初试采个人笔试,出题方向以概念和规律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物理核心素养为主轴,物理素养题型佔40%、化学素养题型佔20%、生物素养题型佔20%、地科素养题型佔20%,由试务委员会负责笔试范围设定、试题设计与答题与计分等事宜并于考前2个月前公告初试的考试范例。
4.各校达50人参赛者或合并学校后达50人者,将依各校(合并学校)成绩比序前10%者,得获颁初试一等奖、前20%者得获颁初试二等奖,以资鼓励。参加复赛比例以各考区比序前50%为原则,唯人数不足得由试务委员会依参赛人数调整之,并由学会发函至各校通知各校组队参加。
5.全国竞赛成绩排名1至20名得获颁金牌奖、第21-50名得获颁银牌奖、第51-100名得获颁铜牌奖,以资鼓励。
(二) 全国高中物理探究实作竞赛-复赛
1.依考区成绩初赛比序录取前50%为原则,并授权试务委员会可视报名人数调整决定之,由学会统一发文通知各校并于网站公告,参加复赛者每人需缴交500元以支应中餐、材料费、场地费、奖金、评审费等项,各校以每组3~5人为原则,由各校完成编组并采团体报名与缴费。
2.由IYPT题目中遴选10题为原则,于竞赛前约2个月前将公布于物理学会报名网站及脸书供参赛者参酌运用,各校需依大会指定学校参加实作复赛,各区参赛队伍数低于10组,将由大会指定至邻近考场参加复赛。
3.各校各参赛队伍采现场抽籤方式由10题目中选取其中1题参赛,大会将提供必要材料包与工具,需自行携带电脑或手机作为辅助实验测量与分析使用,竞赛开始需关闭网络,不得再连结网络由线上查询资料,违者经查证属实将取消竞赛资格,并收回竞赛材料包,实验记录与成果需依实验报告簿格式完成报告撰写,不得使用列表工具进行数据或图档打印,一律以手写方式纪录与表达实验结果。
4.参赛队伍需于当日0900-1700竞赛时间内,借团队合作完成实作与探究后,实验报告簿缴交各区大会,内容需包含问题研析、背景研究与研究动机、原理说明、实验设计、实验记录、误差分析与结论等内容。
5.复赛评分标准将依据实作复赛评分表内容与配分,由评审团依表逐项审查进行评分,如附件一。
(三) 全国高中物理探究实作竞赛-决赛
1.各校复赛的队伍由学会统一发文通知各校并于网站公告,邀请参加第三阶段探究实作决赛。参加复赛者每人需缴交600元,以支应餐费、场地费及清洁费、保险费、奖金及评审费、评审费等项,各组需以复赛材料包为主体做为探究实验器材,并更严整与有系统性完成的实验与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简报,简报档案需于报到时缴交以利收录为成果报告手册以分享全国高中,并参加物理辩论竞赛。
2.采各主题分组竞赛:以同题目队伍作为同一竞赛组别,每个主题依复赛成绩择前4队参加辩论决赛,正取弃权得由备取依序递补,凡参加队伍得获颁晋级全国决赛参赛证书,以资鼓励。
3.辩论语言及简报均需采中文,每一组需安排三位不同选手进行辩论赛,三位同学分别担任报告者、提问者、评论者的角色,一旦选定过程中不得更换,传递信息以纸条告知各阶段报告者,不得代替发言,如附件二。
4.单场成绩平均达9分以上者,三位报告者均可获颁最佳辩士奖。
5.进入竞赛场地后选手不得要求评审给予主题相关内容指导,违反规定经举证属实该场得由评审团决议判为弃赛论,每场评审可借由提问以判断各组对内容了解程度及对问题的分析与回答是否合理,酌以加扣分但不得超过1分,如附件三。
6.各主题赛程均由大会以抽籤方式决定后安排,采循环赛程每一队均需与其他三队完成三场辩论,若三场皆胜列为金奖、二场优胜者列为银奖,一场优胜者列为铜奖,可获学会颁予全国决赛奖状,以资奖励。
7.各场次中若平手,平均分数达8分两队得同计1场优胜,分数低于8分两队均不列计优胜。
8.各主题第一名可另获颁12000元奖金、第二名可另获颁8000元奖金、
第三名可另获颁4000元奖金,以资鼓励。
9.凡进入决赛团队皆可将研究成果转制成壁报论文,参加全国高中壁报论文竞赛并得加入物理教育学会成为预备会员。
10.各主题成绩前三名团队,将可获大会邀请于「2020全国物理教育联合会议」中发表研究成果,于闭幕典礼公开表扬颁奖,并邀请获奖团队学校校长列席观礼,以资鼓励。
(四) 竞赛奖金规划
为鼓励老师与学生积极参加本计画经赛活动,预计由自筹报名费及募款经费中提列24万竞赛奖金,于每年物理教育年会及物理动手做教学研讨会大会中公开表扬绩优团队并颁与奖金,并于研讨会中邀请获奖团体经验分享与成果发表,以资鼓励。
竞赛内容 |
奖金颁发对象 |
各主题全国第一名奖金 |
各主题第一名,将由大会邀请安排于全国物理教育年会颁予奖状与团体奖金12000元,计10队共120,000元。 |
各主题全国第二名奖金 |
各主题第二名,将由大会邀请安排于全国物理教育年会颁予奖状与团体奖金8000元,计10队共80,000元。 |
各主题全国第三名奖金 |
各主题第三名,将由大会邀请安排于全国物理教育年会颁予奖状与团体奖金4000元,计10队共40,000元。 |
肆、 预期效益
一、 协助提升国内高中学生探究与实作的能力
二、 提供各校学生交流的机会
三、 提供发展探究与实作课程发展课程范例
四、 增加校际交流与分享教学经验之机会。
五、 保障联盟会员参加全国性物理活动竞赛员额之权利。
六、 优惠参加联盟所推办的全国性物理竞赛之福利。
七、 优先提供联盟会员师生参加教学研习之机会。
八、 协助联盟会员推办科普推广活动之机会。
九、 协助联盟会员办理物理教育活动之机会。
中华民国物理教育推动联盟会员大专院校或单位名单 |
|||||
编号 |
单位 |
编号 |
单位 |
编号 |
单位 |
1 |
中华民国物理教育学会 |
14 |
国立东华大学物理系 |
27 |
私立辅仁大学物理学系 |
2 |
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
15 |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
28 |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 |
3 |
国立中山大学 |
16 |
国立中山大学物理学系 |
29 |
私立淡江大学物理学系 |
4 |
国立嘉义大学 |
17 |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
30 |
私立中原大学物理学系 |
5 |
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 |
18 |
国立成功大学物理学系 |
31 |
国立联合大学理工学院 |
6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
19 |
国立高雄大学应用物理学系 |
32 |
国立屏东大学应用物理学系 |
7 |
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 |
20 |
国立中正大学物理学系 |
33 |
私立东吴大学物理学系 |
8 |
国立中兴大学物理系 |
21 |
国立嘉义大学电子物理学系 |
34 |
国立交通大学电子物理学系 |
9 |
私立逢甲大学光电学系 |
22 |
陆军军官学校物理学系 |
35 |
智荣文教基金会 |
10 |
私立逢甲大学物理中心 |
23 |
国立台东大学科学教育中心 |
36 |
|
11 |
私立东海大学用物理系 |
24 |
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 |
37 |
|
12 |
国立清华大学跨领域科学教育中心 |
25 |
国立中央大学科学教育中心 |
38 |
|
13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物理系 |
26 |
国立台东大学应用科学系 |
39 |
|
|
|
|
|
|
|
中华民国物理教育推动联盟会员国高中、小学校名单 |
|||||
编号 |
单位 |
编号 |
单位 |
编号 |
单位 |
1 |
四维学校财团法人花莲县四维高级中学 |
11 |
台中市立中港高级中学 |
21 |
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 |
2 |
花莲私立海星高级中学 |
12 |
天主教台中市私立卫道高级中学 |
22 |
高雄市市立高雄女中高级中学 |
3 |
台中市立台中第一高级中等学校 |
13 |
国立中山大学附属国光高级中学 |
23 |
国立屏东女中高级中学 |
4 |
台中市立台中女中高级中等学校 |
14 |
台中市立新社高级中学 |
24 |
嘉义县私立基督教协同高级中学 |
5 |
国立彰化高级中学 |
15 |
天主教道明学校财团法人高雄市道明高级中学 |
25 |
国立北港高级中学 |
6 |
国立彰化女中高级中学 |
16 |
国立玉里高级中学 |
26 |
国立台东高级中学 |
7 |
国立台南第一高级中学 |
17 |
新北市立双溪高级中学 |
27 |
国立台东女中高级中学 |
8 |
国立台南女中高级中学 |
18 |
高雄市立中山高级中学 |
28 |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9 |
国立南科国际实验高级中学 |
19 |
高雄市立新庄高级中学 |
29 |
国立冈山高级中学 |
10 |
高雄市立路竹高级中学 |
20 |
国立新竹女子高级中学 |
30 |
国立金门高中 |
编号 |
单位 |
编号 |
单位 |
编号 |
单位 |
31 |
高雄市立新兴高级中学 |
41 |
中正国防干部预备学校 |
51 |
国立二林工商 |
32 |
国立台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42 |
国立中兴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52 |
桃园市立大园国际高级中等学校 |
33 |
国立凤山高级中学 |
43 |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 |
53 |
国立苗栗高级中学 |
34 |
高雄市立中正高级中学 |
44 |
国立台南第二高级中学 |
54 |
屏东县立枋寮高级中学 |
35 |
高雄市立前镇高级中学 |
45 |
国立嘉义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
55 |
台中市立大甲高级中学 |
36 |
国立马公高级中学 |
46 |
台北市私立静修女子高级中学 |
56 |
台中市市立弘文高级中学 |
37 |
国立兰阳女子高级中学 |
47 |
国立嘉义女子高级中学 |
57 |
高雄市立福诚高级中学 |
38 |
国立基隆女子高级中学 |
48 |
国立嘉义高级中学 |
58 |
国立旗美高级中学 |
39 |
国立中科实验高级中学 |
49 |
国立马祖高中 |
59 |
台北市立南湖高中 |
40 |
新北市金陵女子高级中学 |
50 |
台南市土城高中 |
60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
|||||
编号 |
单位 |
编号 |
单位 |
编号 |
单位 |
61 |
台北市立大安高工 |
71 |
彰化县私立精诚高级中学 |
81 |
|
62 |
台南市私立黎明高级中学 |
72 |
新竹县立六家高级中学 |
82 |
|
63 |
桃园市立桃园高级中等学校 |
73 |
嘉义市立嘉义国民中学 |
83 |
|
64 |
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级中学 |
74 |
嘉义县立布袋国民中学 |
84 |
|
65 |
桃园市阳明高级中等学校 |
75 |
嘉义县太保市南新国民小学 |
85 |
|
66 |
台中市私立华盛顿高级中学 |
76 |
嘉义县朴子市大同国民小学 |
86 |
|
67 |
高雄市私立立志中学 |
77 |
嘉义县中埔乡和兴国民小学 |
87 |
|
68 |
台中市立丰原高级中等学校 |
78 |
屏东县私立美和高级中学 |
88 |
|
69 |
台中市私立嘉华高级中学 |
79 |
国立斗六高级中学 |
89 |
|
70 |
嘉义县立永庆高级中学 |
80 |
|
90 |
|
BeClass 线上报名系统